广安咐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電池中國網  >  產業鏈  >  商業應用  >  電動自行車
這位正部騎單車出行,遇到了什么危險?
2016-12-26 11:44:00
關鍵詞:單車出行

178-2.jpg

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

  “我自己作為騎自行車的一員,就經常感到非常害怕,后面聽不見聲音突然就過來了,所以我騎自行車經常要回頭看看到底有什么危險,機動車在非機動車道上走很不安全?!?/p>

  這不是一位普通市民的吐槽,而是一位正部級干部的騎行感言。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應詢“如何治理電動自行車違法行駛”的問題時,發出了感慨:電動自行車明明應該是機動車,和人工的自行車不一樣。同時,對于廣大騎自行車的人和行人來講,是個不安全因素?!?/p>

  電動車會帶來什么危險?張茅表示,現在電動自行車主要問題是80%的車輛都超標,主要是車速快,質量不行,又沒有鳴號,沒有聲,十分危險,不符合國家的質量標準。電動三輪車、四輪車沒有標準,也沒有牌照,在街上來回走,增加了安全事故的隱患。

  “這里有幾個問題。”在應詢中,張茅還提到造成危險的原因:“一是感覺管理當中存在一個難點,各地的規定不一樣。我到一些城市去,有些城市就禁止了,有些城市還在鼓勵。二是我們的標準,十幾年來沒有出臺修訂后的新標準,顯然滯后于情況的發展。三是電動三輪、四輪的車迫切需要明確,因為它確實是機動車,又沒有牌照,在街上隨便走來走去,確實很危險。”

  這則新聞透露了兩個關鍵信息:一是部長騎自行車出行;二是部長從一個普通市民的角度出發,切身感受到了群眾出行不便。

  在公車改革和大力治理大氣污染、交通擁堵的大背景下,領導干部帶頭綠色出行,對黨政機關乃至于全社會都具有示范帶動作用。

  如同每年固定的春季植樹一樣,綠色出行既需要個人生活理念轉變,也同樣需要有組織、成規模的集體行動。多年以前,山東省委省政府就組織過“能源短缺體驗活動”:省委書記姜異康步行從住處到省委上班,時任省長姜大明騎自行車從宿舍到省政府辦公,其他省領導同志也都采取步行或乘坐公交車等形式上班。這一形式獲得社會各界廣泛點贊,體現了政府官員推動環保的“知行合一。”

  在中國,高級領導干部騎車不僅是踐行綠色出行的理念,還被更多被賦予作風轉變的親民意義。

  廣東省委原書記林若是勤儉節約、作風簡樸的表率。有記者采訪他曾經的秘書蘇澤群,提問“林老騎車是不是常態”。蘇澤群如是回答:“應該說不是常態,常態是走路,急的時候才騎自行車。我至今珍藏著一張南方日報攝影記者無意間拍攝的廣東省委書記騎自行車上班的照片,那位省委書記就是林若同志?!?/p>

179-2.jpg

  廣東省委原書記林若

  長安街知事APP曾做過介紹,官員騎車出行,往往還具有及時了解民情民意的行政意義,代表人物就是現任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他表示自己“到哪里工作都會買一輛自行車”。有一次他提到自己在長沙騎車上路,一會要騎上人行道,一會路斷了要扛著車子過天橋,一會被交警攔住。以此說明公共服務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不難發現,杜家毫書記和張茅部長的騎車體驗有諸多相似之處,他們都是從一個騎車體驗者的角度來觀察出行不便的問題。換位思考,置身于群眾之中,就能真正結合群眾的所需所想所盼來想問題、作決策。群眾的獲得感從哪里來,往往就來自于這種施政方式的轉變。

  位置決定思路。以前群眾總是質疑,有的官員出行封路,卻大談治理交通擁堵;有的官員低價購內部房,卻執掌調控房價大權;有的官員吃個蔬菜都要特供,還能不能管好食品安全。認為他們即使有心,施政策略也難到位。這種擔心不無道理,因為有沒有真正把自己擺進去真的很重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的要求已經落實到深化改革、領導經濟、城市管理的各個方面。我們看到,嚴重霧霾天里,市領導走進工地、工廠、重要交通點位,檢查應急措施有沒有落實。我們看到,市委書記騎著自行車走遍大街小巷,看看城市還有那些“死角”管得了卻看不見、看得見卻管不了。我們還看到,那些撿煙頭、坐地鐵、排隊掛號、暗訪中介的各級黨政官員……

  這就是,變化!

稿件來源: 長安街知事
相關閱讀:
發布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