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咐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力神電池金慧芬:動力電池智能工廠建設
發布時間:2018-11-08 15:21:00
關鍵詞:CBIS 鋰想峰會

力神電池金慧芬:動力電池智能工廠建設

圖為力神電池金慧芬在CBIS2018“鋰想”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戳此進入峰會官方專題,了解更多會議信息:“鋰想”2018第三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CBIS2018)

 

2018年11月8日,以“新時代·破而立:前行中的產業轉折之路”為主題的“鋰想”2018第三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CBIS2018)在北京興基伯爾曼飯店開幕。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發展部副總經理金慧芬在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以下為主題演講內容。


力神電池金慧芬:


謝謝楊總的介紹,非常感謝組委會對我的邀請。其實我覺得今天來做這個報告有點跨界了,我本來的專業是物理化學,我應該是講電池更專業,講智能工廠對我來說是向在座的各位專家學習。

    

我來自于天津力神科技發展部,也是我們力神公司今年新成立的部門,主要是推動科技發展。我的報告圍繞三個方面,第一,簡單介紹一下力神公司。大家應該都知道,但是力神公司這一兩年內變化也挺多的,我想借此機會介紹一下。第二,現在智能制造的迫切性。第三,我們天津力神這方面做的工作,跟大家分享一下。

    

力神公司成立已經21年了,我自己本人在力神工作也快15年了。力神公司現在注冊資金達到17.3億,總資產134.5億,現在有五個基地、兩個研發基地,產能到2020年達到30GW,2025到60GW,現在我們很多地方在布局。

    

這是我們公司的成長歷程,今天上午我們秦董事長已經講過了,我這里強調的是,2017年11月4日我們成立了中電力神公司,中電力神公司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下屬的二級公司,我們下面含18所,包含力神股份。這是整體歷程,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力神這么多年走過來非常不容易,在座的包括吳院士都給了我們很多指導,確實是不容易,我們現在好像是剩下的唯一一家國企兼央企。2013年,我們獲得科技部的“國家鋰離子動力電池工程技術中心”,也帶動了整個行業的工程技術的進步,確實在這塊,無論是材料、還是裝備,一會兒說到信息化、還是網聯化、萬物互聯到智能化,確實是要一步一步走過來,今天楊裕生院士也說了,很多時候不能大躍進的去走,我們走的快的時候要停下來思考一下。

    

這里我就介紹一下剛才提到中電力神。其實中電力神也是我們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想打造一個新能源子集團板塊,這個底下涵蓋著一個創新平臺,就是中央研究院,一個軍工實體,就是我們的十八所,產業化的實體就是力神電池,還有一個上市平臺,大家肯定也有可能看到,這是我們在謀劃的,還有N個孵化器。我們要有新的技術進步,我們就可以在這里孵化出來,所以我們電科的決心,我們中電力神、還有我們現在公司的領導班子成員,對這塊非常重視,我們秦董事長上午也做了很好的發言。

    

這是我們主營業務,當然這里沒有包含18所,其實現在我們力神特種電源也劃撥到那邊去作為上市公司的部分,所以我這里說的是電子類消費、動力、儲能三大板塊。圍繞這個我們客戶也是這樣分布的。

    

回歸這個主題,我也同時負責公司的重大項目申報,其實我們也是非常有幸在2017、2018年兩次獲得中國工信部智能制造專項新模式,也是讓我們的六期新工廠,天津總部、蘇州的新工廠獲得兩個方面的專項支持,當然我們也一直在努力的在做,國家有這個政策,我們就圍繞國家這個大的方向去走。大家也知道,《中國2025》的出臺,包括現在的貿易戰,也針對咱們的2025,足以說明咱們戰略是非常正確的。往前推廣更久遠一點就2008年,金融危機過后大家都在思考我們是不是一直這樣往金融方面重視,而實體經濟卻存在很多困難,所以大家都思考,包括美國也提出它的戰略,日本、德國,大家都知道工業4.0,我們中國也是在2013年—2015年期間做了大量的調研,2015年出臺《中國制造2025》,這塊也是凝聚著中國工程院,包括各個院士,各個行業,各個智囊團總體的智慧結晶,我們很好的利用這個政策,力神作為一個國有企業,我們也是有一個這樣的責任和義務去做好它,但是我們現在做的談不上特別好,只是說大家共同的去探討,我也不知道今天講的這方面對不對,所以我也希望跟在座的專家來學習。

   

其實迫切性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從補貼,從一開始的“十城千輛”,我印象中我是“十一五”接入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到現在的“十三五”,還有后面的“十四五”,我們到底往哪里走,各位專家、領導都給明了方向,其實很多時候路線之爭也在推動技術進步,其實沒有哪一條是絕對的完美,當然大家都是不斷的在爭論過程中尋找一個共同的方向。

    

在行業,其實這幾年也發現了電池價格的下行,我們作為中間層,今天有許多主機廠在,還有原材料廠家在,包括比能量的需求、安全的要求、質量控制,像現在大家也從粗放的發展向提質增效這個方向去發展,所以說更需要精益化的生產跟智能制造。

    

我們企業里圍繞這個方向有許多課題要去做,從能量密度、提升制造效率、提升良品率、提升材料的利用率,當然提到少人化,智能制造大家都以為是沒有人,其實我聽了很多專家說,還是需要人的,還是離不開人,只是可能未來在某些領域機器能做的,我們人就減少,因為現在的人力成本還是非常之高。我們現在向這樣方向走,我們就向規?;蚋咚俣?、高精度、高可靠,這樣去做你必然要結合著這樣一個信息化跟網聯化、數字化,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我的理解,其實我也是看過一個專家說到,智能制造的內涵,其中核心就是通過信息系統的指揮制造要素和制造資源運行,提升創新能力。它的主線還是融合和集成,現在大家提的智能制造,其實是前幾年我們一直提到的是“兩化”融合的升級,是解決工業化與信息化怎么融合進而升級的。

    

它的主要方向,就是利用智能化分析決策系統,這是它的一個智能制造方向,以及大數據的設計優化,實現實施監測等智能模塊,通過不斷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以及提高效率和質量,實現智能化。這句話我也覺得我們感受很深,現在包括大家提到的大數據,其實可能數據本身大,你還是要挖掘數據背后的信息,然后回饋到你怎么提升你的研發、設計,還有你的制造,這才是真正得到了用途。

    

我們也感受到,其實提這個智能制造挺高大上的名稱,實際上企業里,可能每個企業的情況不一樣,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去做,所以我們也是基于自身的目標跟自身現狀逐步的推行。還有基于業務流程跟我集成化的MES實施方法論,還有項目實施過程中,充分將本地化的業務融入項目之中,我這里提到了我們的六期,還有三期、四期、五期,這是我們公司內部的說法,我們也是按照這樣逐步來推進我們的項目,從項目準備、藍圖設計、系統實施、最終準備以及上線支持、推廣優化,在我們總部推廣的時候在我們各個分公司也在實施,當然我們圍繞著目標為導向、業務流程為基礎的流程下來的。

    

第一步,當然要進行數據梳理。大家都知道,從你的產品設計到制造出來,完全是兩個概念,經常我們做出很好的工程師樣品來,但是我們大生產的樣品需要更多,要做更多工程細化的工作,所以在這里從需求的輸入到最后的制造輸出,這一系列的精益化過程跟制造過程需要梳理大量的數據信息。當然我們是分層級的,從車間執行層、工廠管理層到企業運營層,這樣一個步驟去進行我們的精益化管理,最早大家提智能制造,更早的時候精益生產,就是你把你基本的東西做好,如果說一個工廠精益生產都做不好,再提非常高大上的東西,這樣離實際距離還比遙遠,很難拔得那么高,還是一步一個腳印的會更踏實一些。

    

這是整個的構造,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要進行一個頂層設計,很多時候是我們要做好更多的規劃,才能夠把我們的東西做得更好,所以我們從基層的數據采集平臺,從設備層級,圍繞我們動力電池制造過程,當然各行各業的智能制造都有它的行業的特點,我們動力電池行業的特點大家都知道,從正負極材料進行,云漿、涂覆,一直到測試、出廠,這個環節是非常漫長的,過程也是異常復雜的,數據也是異常繁多的,首先要樹立這些東西。然后進行到執行層,我們如何把這些數據比較透明的讓管理層很清晰的看到問題出在哪里,給運營層方面,領導就看到這樣的數據,通過大屏幕去顯示,也知道問題出在哪里,這樣他能夠很快的做出一個抉擇。

    

當然,梳理好這樣一個系統之外,這里今天這么短的時間三言兩語我不能把這個全部講清楚,其實有了這樣一個大的體系,圍繞每一個部分我們都要進行很好的詳細展開、詳細的工作,所以要搭建一個智能制造平臺,它從業務集成、設備集成,主要是降低風險、提高生產率,從集成化這個角度上,從透明化實施監控工廠的生產進度,透明化管理,還有數字化,從數字平臺實現數字化管理涉及到生產、設備、檢驗,“三化”過后融合成我們的智能化,通過智能化的數據分析,也是對我們決策層給出一個很好的建議。

   

這是業務藍圖的設計,我不一一展開講,其實整體上還是橫向的跟縱向的這樣去進行,從倉儲物流、品質管理以及產研供銷協同、財務精細化管理,圍繞著高效、可溯源、可追溯、供應鏈端到端、核算及時準確,做到科學規范、簡單高效。

    

在整個建設過程中還需要八大數字化運營體系,當然從銷售交易、采購交易、生產計劃、生產管理、質量追溯、資產管理、倉儲管理、成本管理,要展開各個方面管理體系的建設。

    

這個是圍繞著我們整個動力電池流程化的東西,我們要進行產銷協同,所以我們整個把它的流程梳理一遍,這里我舉了一兩個例子,當然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東西特別多。

    

這個是基于批次的全過程質量追溯,里面涉及到特別多的數據信息,我們通過這些數據信息的梳理上傳到數據平臺上,關鍵信息的呈現,提升追溯效率、提升追溯成功率達到百分之百。

    

有了這些大平臺跟前面的體系結構,我們怎么實施準確的報表體系要支撐各個業務層面的管理需要,我們業務明細的查詢報表、業務統計的分析報表,包括產品成本差異報表,獲利能力分析報表、責任中心利潤報表,圍繞這些我們決策層就能看到非常詳細的信息,就能做出一個非常準確的判斷。

    

生產效率強是離不開人、機、料、法、環、測,無論你的概念多么高大上,實際上一些工作還是要踏踏實實的圍繞這幾個方面來做,從人員信息、班組信息、出勤、設備運行參數,因為所有的制造都離不開這些相關的,包括原材料、制品信息、工藝參數,今天上午聽專家也提到,動力電池、鋰電池在制造過程中對工藝非常嚴苛,它的過程,因為周期比較長,所以它的過程也比較復雜,所以每個環節都要非常認真才能做得好,只是哪一個環節做得好可能都不能夠解決問題。

    

建成過后我們要達到一個建成的效益,當然有些我們已經達到了,有些還在執行當中,所以目標,其實整個“中國制造2025”的智能制造就是要降本增效,你把成本降下來,把質量提升上去,我印象中那時候第一個環節是30,到了2035年好像達到50%,我們也是踐行國家的戰略,也是在走自己公司的,根據實際情況我們提出我們自己的一些目標。

    

結束語,這是我跟鐘老師,他是信息化宗師,是航天方面的專家,這句話說得特別好,我在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他說的整個智能制造過程中,其實企業里一定要深刻的記住,模式變革是靈魂,如果你不改變模式肯定你很難去智能制造,因為我們現有的很多體系已經存在了,你想去變就要花壯士斷腕這樣的勇氣和決心。工藝優化是前提,智能裝備是基礎,信息系統是手段,系統集成是核心,信息安全是保障。尤其我感受最深的是信息系統集成,我們有時候每一塊我們都有,有這個模塊、有那個模塊,最后發現都沒辦法集成,現在國內把集成做的非常好的還是少之又少,包括我們電池的基礎,今天跟楊院士溝通,其實很多超級電容,各自發揮各自的優勢,其實某種程度上它也是一種集成。

    

我的報告就到這里,以后各位領導、專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根據嘉賓現場演講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稿件來源: 電池中國網
相關閱讀:
發布
驗證碼: